七月仲夏,太阳颇有些毒辣,洞河镇田榜村五组的刘作金在自家的茶园里除草,虽汗流浃背但依然干的热火朝天。
“就是这几亩茶让我脱了贫,去年鲜叶子才卖两三千块钱,多亏财政局的干部把你们喊到我们村门口建了一个茶厂,今年我的收入翻了一倍。”刘作金对山水茶厂老板杨锐高兴地说。
“老刘,我们茶厂要的可是无污染无公害的有机茶,你除草千万不能打除草剂喔”杨锐笑着说。
刘作金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一把汗,点头道“那是,那是,你收我们的茶,还天天盯着教我们怎么管护茶园,我们也不能坑你”。今年在田榜村,像刘作金这样因为村里新建的茶厂延长了采摘时间、缩短了卖茶路程、收入翻倍的茶农有两百多户,其中贫困户又占了一百五十多户。
田榜村位于洞河镇南端、距县城35公里,平均海拔792米,茶叶虽然一直是村里的长期主导产业,但受地理环境和交通的影响,茶农增收并不明显。2018年,紫阳县财政局包联洞河镇田榜村,为谋划好全村产业发展的路子,局长储成斌主张,听听村民自己的想法,再来确定增收模式。5月23日,第一书记赖升平带领田榜村的茶叶大户前往焕古镇参观学习茶园管理和手工茶制作方法,回来的村民座谈中,茶农们都很激动,也想通过自己的茶园脱贫致富,但有想法没办法,“想种茶,没茶厂”,“有茶园,没收益”,“老茶园,没管理”,要致富就要拔掉“拦路虎”,那就建茶厂、学技术、强管理。10月,在包联部门县财政局的各方努力下成功引进紫阳山水生态企业在田榜村修建茶厂,将扶贫收益资金90万元、苏陕资金60万元注入茶厂,注入的资产收益扶贫资金再以6%的标准为贫困户分红,即形成优质资产又解了村民燃眉之急,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2019年3月,占地1300多平方米,厂宿分离,集杀青机、理条机、烘焙机、揉捻机等大型机械的山水茶厂开始生产经营,一百余户贫困户与茶厂签订了茶叶收购协议,辐射带动村里200多户茶农,鲜茶叶的价钱由原来的20元涨到40元,据第一书记赖升平了解,在采摘的两三个月期间,茶厂给茶农鲜叶钱就付了138万元,村民总增收50余万元,户均增收2280余元。
茶厂在提供了十几个用工岗位的同时,为保证茶叶质量对茶农管护茶园进行监管,村里同时组织茶农培训采摘技术,茶园管护技术,一年多的时间,全村新种植茶园250亩,完成低产茶园管护800亩。有了原料供应,山里的货要走出去也是难题,电商平台又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的销售不成问题,我们在宝鸡、咸阳、安康都有实体店,还有三个网店,每年的总销售额在1300万元左右,今年村里的茶叶,单价从150元到998元不等的价格都销售出去了,销售渠道比较稳定,只要茶叶品质好,不愁卖”,杨锐自信地说。
精准施策,贵在精准,利用好本身的资源优势,找准贫困症结靶向发力,田榜村因为引进一个茶厂、选准了一条产业发展的路子,不仅有效解决农户卖茶难、茶价低的问题,还同时盘活了整个村的茶产业,贫困户脱贫更有力量,集体经济收入也有了来源。未来,田榜村还将在扩大“一村一品”规模、培育龙头企业、提高贫困户种植技能、打响品牌等方面着力,让茶产业的作用更加凸显,让茶香飘得更远。 (紫阳县财政局 曹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