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同心村产业发展之路
宁陕县新场镇同心村距县城42公里,离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东与皇冠镇兴隆村相邻,西与四亩地镇柴家关村为界,南和筒车湾镇龙王坪村毗邻,北与新场村接壤。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7户,共有人口408人,总面积1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70亩,林地面积40080亩。全村经济发展以务工、种植、养殖业为主,相继成立了三个农业合作社,一个村互助协会,会员36人,个体工商户4户,工业企业5个,2017年人均纯收入为6800元。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全村经济发展滞后,群众思想观念守旧,属于精准扶贫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2户179人;在册贫困户15户22人(其中一般贫困户3户6人,低保贫困户2户4人,五保10户12人); 2017年整村脱贫销号,脱贫31户100人,2018年计划脱贫2户2人。至此,同心村脱贫已从“精准”脱贫阶段进入到“全面巩固脱贫成效”阶段,即转变为“造血”为主、“输血”为辅,防返贫、防致贫。
如何“造血”?同心村扶贫“第一书记”在探索中觉得,“土地确定项目,能赚钱的项目是好项目,但不一定适合我们村的土地。”同心村2017年以来村发展猪苓5800窝,天麻种植2400窝,种植白芨2亩,养蜂600箱,养猪150头,养牛2头,养鸡400只,养殖大鲵500尾,新修建两个鱼塘,土地流转种植辣椒150亩,花椒种植50亩,核桃园、板栗园种植260亩,这些产业发展都是农民自主发展的产业,虽然也能增收,但是带动不了整个同心村的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第一书记认为产业扶贫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如何走好产业扶贫路?因地制宜是不二法门。
精准扶贫要拔“穷根”,扎“新根”,离不开产业的保障。送钱送物不如送条“路”。路选对了,产业起来了,贫困户才走得下去,路才能慢慢越走越宽。贫困地区贫在没有产业支撑,困在没有产业推动,同心村的人民群众目前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关键是没有找到一条因地制宜属于自己的产业发展龙头带动路。如何找准适合本地的特色产业,变“输血”为“造血”,成为决定扶贫成效的关键所在。过去,贫困群众在探索本村产业发展上往往会陷入“五无”的困境:无门路、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无信心。有了扶贫工作组进驻之后,资金、技术都有了,信心也强了,贫困村却朝着不同方向走——有的贫困村闯出了自己的路,那些番薯、莲藕、红橙、木瓜纷纷成了明星产品,借着电商卖向了全国;有的贫困村在路上越走越迷茫,村中是有了产业,但就是东西卖不好、产业旺不了。这其中的区别,就是有没有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办产业的区别。
开展产业扶贫,首先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能看见别人做什么好我们也盲目跟风,要结合自身实际,找准自己的特色。别人没有的你有、别人有的你更好,这就是一种特色。然而,有的贫困村原本是没有特色资源的啊,在别人眼里就是普普通通的一条偏远山村,村里也没有什么龙头企业,那又该怎么办?遇到这种情况,不少扶贫工作队都会“自找亮点”,根据当地的种植情况、地理位置、旅游资源等想方设法地办产业,其中也不乏成功的例子。不同地方,产业扶贫的模式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个地方,采取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方法,带来的结果也不相同。遇到了“瓶颈”,又该如何突破呢?笔者倒是想和扶贫工作人员们探讨个思路。我们在定位扶贫产业、做大产业品牌的时候,往往是盯着“亮点”“特点”,不妨反其道而行之,留意一下藏在角落里的产业“缺点”“盲点”,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客观地看看我们的扶贫产业的不足在那里。以问题为导向,让“缺点”变“优点”,让“盲点”变“亮点”。困难之所在,正是机遇之所在。
同心村气候宜人,果树成活率特别高,村里农民自己种植的嫁接猕猴桃成活率高、个头大口感好。所以,我认为巩固农村扶贫成果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发展一个适合本村的龙头长效产业,带动全村人民群众参与到龙头产业中,在家门口就能够赚到钱致富发展经济。2019年我们将根据同心村的气候特点和地理位置带动全体村民发展百亩猕猴桃产业,让同心村有自己的龙头产业来带动全体村民劳动致富发展经济,真正过上在家门口就能赚钱的好日子。(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