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阴县围绕“打造陕南文化高地,建设陕南文化强县”的总体目标,以公共文化、文博事业和文旅产业发展为抓手,三年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8592万元,推动全县文化旅游事业呈现新格局,奏响发展主旋律。
公共文化城乡同步“双和声”。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城乡同步发展。统筹各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县文化艺术广场、国家B类剧院、国家一级文化馆、国家三级图书馆、沈尹默书法研究院、书法艺术展览馆等一大批县级公共文化场馆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10个镇141个村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成实现全覆盖,20个易地搬迁社区文体活动中心投入投用。建成覆盖全县的应急广播大喇叭系统,形成县、镇、村三级统一协调、上下贯通、可管可控的应急广播体系。二是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每年安排202万元确保三沈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农家书屋等文化场所免费向群众开放。开展“文化点亮家园”戏曲进乡村惠民活动420余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近1692余场,把文化活动从城市延伸到乡村,为群众送去“文化大餐”,打通联系群众最后100米。
文博事业百花齐放“和奏鸣”。以“三沈”文化品牌塑造为抓手,三沈纪念馆通过开展研学活动、提升服务水平、开发文创产品,深化“三沈”文化内涵,打造汉阴精神文化名片;沈氏家训展览馆完成布展对外开放,成为干部培训重要的现场教学点,被省市命名为“陕西省家风教育示范基地”“陕西省廉政教育基地”;三年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凤堰古梯田博物馆专项建设资金3063万元,2021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陕西省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安康市第一批中小学研学教育基地等;文物保护工作同步扎实推进,黑龙洞寺院及戏楼维修工程、菩萨泉修复工作已开始实施,棉丰龙头寺无量殿保护修缮工程、汉阴文庙均获准立项。
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多重唱”。一是文旅产业项目稳步推进。整合资源,多渠道筹资,“一心三线”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凤堰核心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黄龙庙景区、太平寨景区、龙岗公园游客中心等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持续推进双河口古镇游客中心、陕南抗日第一军展览馆项目建设。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20余座,完成全县旅游标识体系全覆盖。二是文旅市场推广成效显著。“四季旅游”品牌持续发力,以文化旅游活动为发力点,足额保障春季油菜花旅游季、“花海踏青”、荷香旅游季、稻香旅游季、农民丰收节等系列活动经费,带动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旅游中去,促推全域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振兴。三是设立专项扶持文化企业。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奖励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运营平台企业和全县特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具有汉阴特色的文化产业聚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