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安康市政府采购管理中心、安康市生产资金管理局等帮扶部门按照市脱指部帮扶工作安排,迅速成立帮扶小组驻汉滨区吉河镇板庙村开展工作,详细了解致贫原因,精密谋划帮扶方案。自帮扶包联脱贫工作以来,切实践行“抓基建、推特产、定奖补、树民风”的工作思路,今年年初公开承诺为该村办理的四项实事均已提前超额完成,村容、村貌、村风悄然发生改变。
一、狠抓基础建设,改善生活条件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板庙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的一大难题。在领受帮扶任务后,帮扶部门分管领导多次带队进行实地调研,驻村工作队进行走访座谈,了解民意后,决定先从基础设施建设做起,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脱贫攻坚基础。一是改善村两委的办公条件,协助板庙村建成300余平米的标准化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及400平米的文化活动广场。二是协调落实村公路建设项目,改善村民出行条件,借助通村公路建设机遇,主动协调施工队,协助部分农户硬化到户路,并在村道路沿途安装垃圾桶,加强村容村貌整治。三是为部分村户接通自来水,解决居民吃水困难问题。
二、推动特色产业,增加经济收入
板庙村原有产业基础薄弱,但山大林深,林地资源丰富,扶贫工作小组经过实地考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山林经济发展规划,将现有优势发挥的恰到好处,利用该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生猪养殖,拐枣种植,食用菌生产,黑蒜种植等农业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针对村内主要留守妇女、老人等弱劳力,扶贫工作队积极协助吉河镇党委、政府筹建吉河社区毛绒玩具厂,一方面解决其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努力实现“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三、制定奖补方案,增强发展动力
改革的动力源自于人民的热情,确定了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就要充分调动村民生产劳动积极性,使村民全身心投入产业发展潮流中去,因此制定产业奖补方案,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支持板庙村产业发展势在必得。一是发展生猪养殖,以头为单位,根据贫困户年底实际存栏数给予一定的奖补金额;二是投入资金,为拐枣种植户购买施工肥料,用于拐枣园养护,协助部分户民发展绿色富硒种植养殖。
四、表奖先进模范,推新民风建设
扶贫先扶志,民风作为一种道德风尚和精神气质,对维护一个区域团结和谐,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帮扶小组通过民情调查,组织群众制定板庙村村规民约,开展道德评议,评选表彰自强标兵、新风家庭,并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开展新民风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家长共同移风易俗。通过表彰,既弘扬了良好的民风,又激发了更多村民争相讲文明树新风的热情,营造了浓厚的学标兵、争当先进的氛围,从而达到凝聚人心,助推板庙村新民风建设。
五、助力脱贫攻坚,情系贫困群众
自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以来,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员常年驻村帮扶,与村委、村民劲往一处使,智往一处谋。全体帮扶干部也积极关注帮扶情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每月至少下村两次,切实协助解决贫困户困难问题。今年,在了解到板庙村部分学生上学困难后,采购中心全体干部自发组织“捐资助学”活动。有的帮扶干部在了解到个别贫困户群众“上学难”的问题后,还积极协调联系入学,并出资助其顺利完成学业,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对该村教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有的干部了解群众急需贷款后,也是多方联系银行,迅速落实产业发展贷款。重大节日,帮扶单位干部及时为特困户送去米、面、油、棉被等生活用品,慰问贫困户中高龄老人,看望危重病人,这一举一动都渗透着帮扶干部对贫困户的真情关怀。
在脱贫工作小组的包联帮扶下,脱贫攻坚任务初战告捷。脱贫工作小组将继续以“百姓富,生态美,产业优”的理念,以已完成的“为民办实事”的承诺事项为基础,继续为全市脱贫攻坚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