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康市财政局 > 专题专栏 > 农村综合改革 > 正文内容

乡村振兴 我们在行动

发布时间:2018-10-29 13:09 作者:

                 --—安康市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安康,地处秦岭巴山之域,这里山清水绿,却是国家级连片贫困地区。为了在脱贫攻坚的同时,利用生态资源优势,走出一条乡村振兴之路,我们为此付诸了不懈努力。在省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积极探索,不断实践。自2016年试点试行以来,围绕“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从选点选项目到落地实施,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试点村逐步形成了“强强联合双赢型”、“杠杆撬动多元型”和“全员入股内动型”等符合村情的“村集体经济组织+X+农户”的运行模式。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起到了承接脱贫、聚集人心、融合发展的积极作用,使村民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金饭碗”和“活水源”,让乡村振兴走上了可依托,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胜利村的胜利——蓬勃新业态

石泉县饶峰镇胜利村是一个仅有700多人的山区小村,以前既贫穷又人心涣散,还外欠债务7万多元。2015年换届后,在新支书杨卫东的带领下,开启了“支部引领、旅游兴村”创业之路。2016年又在省市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工作的推动下,积极探索“合作社+协会+企业+农户”发展模式,盘活“三资”,利用财政奖补的杠杆作用,撬动银行、企业、民间、农户等多重投资,激发了全民参与,共同发展的热情,实现了农民向股民、村民向业主、农民工向技术工人的角色转变。

两年多的时间,一个全新的特色旅游村异军突起。三家企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100余亩,山林3000余亩,建成占地面积200余亩的饶峰驿站,200余亩的百合花园,2000平米的生态市场,3000平米的农业科技体验馆,12000平米的斗牛场、跑马场、赛车场、占地40余亩的竹园客栈、生态养老区、400亩的枇杷园、苗木花卉园、600亩的核桃园、李子园、50亩的黄花产业园、7000平米的农产品加工厂、素质拓展基地、生态餐厅、游泳馆、儿童拓展乐园、垂钓园、百姓舞台、生态广场、大型停车场、百鸟园、雕塑厂、鲜果采摘园、电商室、宾馆、子午农家(16户)等多处旅游观光项目。自20175月试营业以来,已吸引游客42万人次。201861日的首届百合花节,招来了全国各地7万多名游客,给石泉带来3000余万的旅游收益,吸引来自全国各地60余万人的直接点赞。企业和农户直接收益120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行业增收2000万元以上,创税130余万元,解决400余人务工问题,实现了整村脱贫。辐射带动周边200余户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群众纯收入从2015年的7000元,增长到现在的17000余元。

该村近年来接连获得“陕西省旅游示范村”,“陕西省万企帮万村先进集体”,“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陕西省休闲农业示范园”等多项省级表彰。今年“十一”期间,又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农民丰收节和国际斗牛大赛,胜利村真正的胜利了,真正的牛起来了……

作坊小镇的非遗传承——留住乡情

     中坝村是石泉县一个更加偏远的高山小村,近几年来,依托水乡、峡谷、溶洞等自然资源,打造“七十二作坊”体验游乐小镇。形成了酒肆、油坊、铁匠铺、草鞋铺等30余个传统作坊以及巴人部落、慢生活馆、游泳池、房车营地、荷花塘、摄影广场等农耕民俗文化展示体验产业形态,采取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等方式,构建起了“山上”供“山下”的三产融合、农旅融合产业体系。年客流量平均净增长近20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村共有25户粮食、蔬菜、油料等种植户的近20吨种植产品,有12户畜禽养殖户的近千头(只)畜禽养殖产品,有12户近15吨传统特色手工制作农产品实现了就地销售,全村农业总产值提高10%以上,参与农户平均收益提高20%以上。作坊小镇以篝火晚会、舞狮子、彩龙船等为主要表现形式所搭建的文化平台,在继承和传承民间乡土文化、提高参与意识的同时,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初步形成了农耕文化展示体验、民俗文化展示体验和餐饮、观光等特色旅游服务项目,今年中秋节到十一举办了大型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原来沉寂没落的山村变为兴旺繁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带动了相关农业种植养殖和餐饮、住宿、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地方传统文化的繁荣,古老手工艺的传承体验,也使人们回归到了朴素、自然的乡村情怀……

鲁家台的小康之路——幸福满满

旬阳县城关镇鲁家台社区是一个1.3万人的“城中村”,先后荣获全国“科普益民示范社区”、全省“和谐社区、文明家园”示范社区等20多个奖项。

经过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三年的坚持与探索,先试先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分红机制,探索出一条产城融合、空间优化、城乡一体、人地结合、公平共享的“人本”振兴新路径。社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160元,入股847个股民,截至目前股民已累计获得分红158.4万元,户均分红10000元。社区还选拔培养了3名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才,协助开展社区集体经济管理工作,培育3家龙头企业联建重点项目,招纳10名村级致富能手开展集体经济试点效益提升工程,定期组织政策宣讲、考察学习等活动,提高群众对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持率和贡献率,激发基层组织助力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目前847份“红股”用于投资建设瑞莲小区停车场、培育紫薇花卉、苗木、草坪、绿化生态园林及滑坡治理、公墓开发等。整合社会力量,引导和激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家、先富起来的个人及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投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修通了城区5条“集体路”、修建太极城森林公园4个“集体园”,祝尔康广场等6个“集体场”。生态墓地解决了10年内老人安葬问题,殡葬服务中心成为全县推进移风易俗的典范。社区坚持推行“四民主两公开一监督”综合治理制度,致力打造“五美”社区,培育出一条集自然观光、休闲健身、地产开发、饮食住宿为一体的太极城经济发展产业带,集体经济通过租赁、合资、参股、创办新经济实体等途径“滚雪球”式扩张。社区还充分发挥“城中村”辐射带动作用,按照“一点促全域”,一社带十村的思路,对标帮扶周边村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投资20万元建设殿湾村文化广场,帮助龙王庙村35人实现劳动力转移。

如今,鲁家台人最直接的感触是: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生活服务更加便捷,生、老、病、死每个环节都有保障,这种一条龙的服务模式带来的是满满的幸福感……

纸坊沟的山村经济——农家味道

一条蜿蜒延伸到山上的道路,两旁是整齐划一的徽派楼房,门口悬挂着“八仙农庄”、“木瓜园”、“桃子园”等,院子里种满了桃树、李子树、木瓜树,主人热情的前来招呼“快进来座、喝口茶”,“想吃点啥,随便点”。平利县城关镇纸坊沟村弥漫着香甜的农家味道……

2016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启动后,成立了“平利县纸坊沟农林专业合作社”,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吸纳全村90%以上农户成为了社员,实行“先流转再承包”的模式进行市场化运作。村集体将集体林地、耕地以及生产设施和财政试点资金入股到合作社,成为股东;将村民的土地、林地、产业园从村民手中流转过来,经过统一规划建设,集中治理后,再承包给农户统一经营农家乐,成为股民。三年来,村上通过集中培训,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自供蔬菜的经营方式,集中打造村民的农家乐餐饮休闲产业,使其成为远近闻名的农家乐村庄,连湖北竹溪等地的游客都来品尝当地菜。村民富裕了,村集体也有钱给大家办事了,近年来完成荒山绿化538亩,实施土地治理100亩,整修道路5公里,大幅改善了全村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同时把产业纵深延伸,因地制宜发展了观光产业园、蔬菜种植体验园,建设了生态休闲农庄、生态休闲木屋群等,形成了吃住玩一体化发展的特色农庄。

镇坪先行先试——从零到全覆盖

镇坪县是安康市也是陕西省最南端的一个不足6万人的山区小县,既是深度贫困县也是2018年整体脱贫县。该县在全力脱贫摘帽的同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全县58个行政村的集体经济全覆盖。

通过倒逼村级基层组织融入到了现代产业的经营管理中的方式,全县各村集体经济发展初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多元化趋势,实现村集体经济与龙头企业双赢发展的局面。顶层设计,三级领导抓落实。实行县长+局长+镇长的责任落实体系。县委、县政府印发了《镇坪县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方案》,高效有序地推进了5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立。“穷县富村”,财政扶持强保障。该县在2017年本级财政收入只有4700万元的情况下,采取整合财政资金、推进资产股份量化的办法,安排资金6380万元,制定了每村110万元的股本资金扶持措施,做到了每个村集体经济组织都有机构管事、有资金经营。多措并举,齐心协力促发展。制定了《镇坪县“一村一企一基地,一户一法一产业”扶贫工作方案》,统一采取“集体经济+龙头公司”的合作模式, 9个现代农业园区、11个产业龙头企业、13个家庭农场,联姻对接带动发展58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鉴于目前底子薄、抗风险能力低,推行村集体经济股本不承担经营风险、实行保底分红。建立“4321”收益分配机制:纯收入的40%作为集体经济滚动发展基金, 30%用于农村公益事业,20%用于全体股民按股分红,10%用于扶危助残济困。完善管理,防范风险强内控。制定《镇坪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由县财政局指导,全面建立了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财务预决算制度、经费开支审批制度、对外投资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资产管理制度,有效促进了集体经济规范有序运行。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壮大,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断探索,不断前行。(市综改办)                         

打印此页关闭页面
版权所有:安康市财政局  地址:安康市大桥南路17号  网站标识码:6109000021
备案编号:陕ICP备2020013850号  陕公安备 61090202000073号
电话:0915321395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