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康市财政局 > 安康市财政局 > 财政新闻 > 正文内容

中国财经报12月12日:陕西安康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发布时间:2017-12-13 17:05 作者:

作者:薛建刚

陕西省安康市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变“输血”为“造血”,凝聚人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脱贫致富门路越走越宽。

安康市地处秦巴腹地,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区的一部分,从2016年开始进行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在选点上,选择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较好、班子团结过硬的镇村做试点,制定标准,细化选点要求,逐一实地核查,统筹择优选取。

同时,选准项目,2016年开展了4个村集体经济试点。其中,石泉县饶峰镇胜利村因其地两河贯通,水质常年一类,森林覆盖率达78%,交通方便,发展“山水田园休闲生态养生游”,“旅游脱贫、致富、兴村”成了目标。旬阳县、汉阴县两个试点有着得天独厚的“以地生财”优势,发展租赁、物流、劳务、苗木花卉、红白理事、农贸、电商等短平快项目,可实现收入稳步较快增长。平利县城关镇纸坊沟村素有该县“美食度假第一村”之称,因此选择开发生态农业种植观光体验项目。

该市根据镇、村不同实情,因地因村制宜,选准主体。村里人财物实力雄厚,经济组织、经济实体健全的由村主导实施项目,镇把好决策和防控风险关,反之则由镇主导,村实施。对于镇村力量各有优势、能形成互补的,采取村拿意见、镇优化指导或共同协商决定,各显其能,上下联动,相互依存,形成合力。

在试点中,逐步形成三种“镇村经济组织+X+农户”的运行模式。

旬阳县鲁家台社区、汉阴县西坝社区都地处城镇所在地,村自身资产、资源和资金积累雄厚,有企业、合作社、经营资本和经营能力,借助财政扶持,能依托知名企业实现合作共赢,形成联企合作、联村共建和异地共建的强强联合发展模式,即“村办企业+知名企业+农户”,企业和农户都实现10%以上的收益。

石泉县胜利村发挥财政扶持试点资金的杠杆作用,将资金投入旅游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再向信用社协议担保贷款500万元,扶持企业建旅游驿站、靶场等有盈利的设施,然后分别从合作社、企业和信用社取得收益,再用收益入股扶贫互助协会,带动群众投资,并向12户发放互助贷款建成了农家乐,形成“合作社+银行+协会+企业+农户”模式。共撬动企业、银行、农户和社会投入2000多万元,旅游业搞得红红火火,实现了真正的多元融合发展。

平利县纸坊沟村由村集体领办股份制合作社,首先将财政扶持资金、集体林地、耕地及现金积累、生产设施等入股,从而吸纳全村90%以上的农户成为股民,并采取“先流转,再倒包”的方式,形成“股份合作社+农户+基地+农家乐”的模式,调动了村民全员参与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的热情,形成“集体是我家、致富靠大家”的共识和内动力。

安康市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取得五方面成效。一是让村民看到共同富裕的希望。试点村通过财政资金的有效植入、透明运作和平台搭建,取得村民信任,群众自愿出资出力参与建设和经营,同时业主有了统筹经营的平台,镇村班子有了率领大家共同致富的载体和责任感。

二是打造了适合自身的产业链条。试点村充分利用资源、资产、资金和人力优势,村企合作、村村合作,充分利用互联网推出深山基地农副产品,撬动银行借贷、民间投入和群众入股,因地因村制宜,初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租赁、劳务、电商等一条龙或多元融合的发展业态。

三是完成“三个转变”。试点村通过盘清盘准盘活“三资”(资金、资产、资源),使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底子和底气,进而将资源资产有效评估,以入股形式变成股权,将村集体积累、村民投资和财政扶持资金转化为股金注入经济组织和实体,实现了“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

四是形成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各试点村实现了村积累的增加和再投入再发展。汉阴县西坝社区将取得的收益27万元用于再投入和修路,并形成“异地开发、联村共建、引进企业”的拓展态势。石泉县胜利村通过多方合同约定,将取得的收益再投入,形成滚动发展的态势。

五是助力脱贫攻坚明显。平利县纸坊沟村有90%的农户入股合作社,其中贫困户全部入股,村民同时取得3份收入,即流转租金收入、年终分红收入和日常务工收入,今年预计可实现人均增收200元以上。汉阴县采取联村共建,在王家河、马鞍桥两个重点脱贫村发展200余亩苗圃,共吸纳帮助59户贫困户脱贫,预计实现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来源:中国财经报)

打印此页关闭页面
版权所有:安康市财政局  地址:安康市大桥南路17号  网站标识码:6109000021
备案编号:陕ICP备2020013850号  陕公安备 61090202000073号
电话:0915321395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