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2 | 办理部门 | 教科文科 | 处理状态 | 已办 |
标题 | 关于提升我市职业教育水平的建议 | ||||
正文 |
“职教20条”出台以来,围绕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国家提出职业教育要实现“三个转变”(即: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与此同时,国家大力推进100万人的高职扩招计划、实施5000万人次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中央专门拿出1000亿元的失业保险沉淀资金用于后者),就业首次与财政、货币成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三大工具,职业教育也从民生领域“置顶”于宏观政策领域,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将进一步与国家和历史的重任紧密连接。“职教20条”是国家稳就业、调结构,实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举措。 一、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尽管年初至今,中省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改革的利好政策,昭示着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但我市职业教育还存在许多困难。突出表现为: 一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从中职、高职到本科的上升通道还没有完全畅通。 二是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部分县区由于中职学校基础薄弱,加之历史原因和重视程度不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 三是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开设的课程,都是比较传统的,并且同质化极其严重,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吸引力。 四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依然不足,近几年,随着国家对职普比的硬性要求,特别是实行4:6的底线要求后,部分中职学校承载能力,特别是硬件设施如教学、后勤服务用房、实训室建设和专业实训设备以及教师严重短缺。 五是职业教育经费保障还不到位,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虽然国省有标准,但由于我市地方财力有限,目前市县财政还没有全额落实,国家规定的地方教育附加费30%用于职业教育,市县区也没有很好完全落实到位。 六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由于中职学校急缺“双师型”教师,受制约招聘录用各项政策,入口不畅,专业课教师尤其是“双师型”教师比例还较低。 七是中职学校与地方企业合作的力度和深度不够,由于缺乏支持企业办学的优惠政策,地方企业参与举办职教意愿不强。 二、建议 一是加快构建全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将县域中职学校建设成为标准化中等职业学校。全面构建市域内中高职办学贯通培养体系,实行市域内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提升全市职业教育整体水平。 二是建议在我市城区高起点定位建设一所高标准中职学校,以满足汉滨区近百万人口大区在本地接受优质职业教育的需求。 三是建议市级财政每年单列中等职业教育专项奖补经费,实行以奖代补,激励各县区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改善中职教育基础能力。 四是建议市县财政按照国省要求足额落实地方教育附加费30%用于职业教育,并参照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市县承担比例预算中职生均公用经费并落实。 五是建议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按照国省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落实专业课教师尤其是“双师型”教师招聘录用渠道,允许职业院校按一定比例聘用专职教师,并纳入财政预算,真正实现技能型人才学校和企业的双向流动。 六是建议教育部门要统筹全市职业教育学校专业设置,可充分发挥各县职业技术学校优势,实行专业差异化办学理念。 七是建议市上制定出台鼓励促进地方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 |
||||
回复 |
民盟安康市委: 你委在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市职业教育水平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你委对我市财政工作的关心和关注。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你委的这一提案对当前我市中等职业教育从学校的基础建设到长远发展,从教师队伍建设到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提案指出的问题符合一些职业学校的实际,提出的建议对解决职业学校存在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一、对提案指出当前我市职业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情况说明 (一)关于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不足的问题。“十三五”以来,我市实施了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全市共投入2.63亿元建设项目46个,新建改扩建实训基地、校舍10.5万平米,添置了实训设施设备、购置了图书等教学设备,极大地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在高职教育上,支持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安康职业技术学院追赶超越加快发展的意见》,支持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做大做强做优。按照生均12000元列入预算,同时,大力支持了市级示范性综合基地、公共技能实训基地中心的建设。我们以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为载体,不断加大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夯实职业教育发展基础,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形成了以安康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区域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为骨干、精品专业和特色专业为支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达到4:6。大力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办学机制,促进了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积极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和精准扶贫培训,全市先后涌现出“紫阳修脚”“旬阳建工”“汉阴厨师”等技能培训品牌,使数万农民通过技能培训走出大山。经过几年的推进,全市中职教育格局构建已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但是,由于我市地方财力不足的客观实际,加上一些地方对发展职业教育重视不够,职业学校建设已满足不了目前中职教育发展的需求,致使职业学校的仪器设备配置水平不高,不能满足教学实训的需要。特别是一些县区薄弱职业学校,近年由于国家对职业学校的资金支持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而没有得到上级财政的专项资金支持,实训条件落后的面貌一直未能改观。这一问题应当引起有关县区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关于职业教育经费保障不到位的问题。为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我市面临经济下行的影响,财政收支压力巨大,各级财政部门克服困难,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调整支出结构、积极筹措资金支持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市职业技术学院完成整体北迁,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亿元;三年来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提升改造建设项目陆续投入2.63亿元。三年来,市本级年初预算在教育费附加中安排了750万元,专项用于职业教育。我市中职教育经费的保障对中等职业学校财政保障的政策有:1、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对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学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艺术类相关专业除外),每生每年1600元,我市中职学生全部享受;2、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2000元,我市10个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县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全部纳入助学金享受范围;3、中高职学生扶贫资助:新入学的贫困家庭中职和高职学生,资助标准:每生一次性补助3000元。我市将所有新入学中高职学生纳入享受范围。财政对高等职业学校保障政策:1、生均公用经费达到12000元;2、高职学生一次性扶贫资助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高职学生一次性3000元/生;3、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利息和风险补偿金由财政承担。4、高校国家助学金。对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补助2500元/生。以上所有保障政策我市全部落实到位。 二、对于“市级财政每年单列中等职业教育专项奖补经费”、“财政部门按照国省要求足额落实地方教育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参照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市县承担比例预算种植生均公用经费”的建议,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加以解决: (一)继续改善职业学校的教学和实训条件。在构建三级职业教育格局的推进过程中,要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关于“工科类专业和医药类专业,生均仪器设备价值不低于3000元,其它专业生均仪器设备价值不低于2500元”的规定要求,开展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协调市县有关方面,努力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积极争取上级专项支持资金,多渠道筹集职业学校建设资金,特别是大力支持在中心城区设立一所高标准的中等职业学校。 (二)从2020年起,在市级设立中职教育专项奖补资金。 (三)财政部门近年来已全部按照国省要求足额落实地方教育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以后也要坚持按照国家和省上的要求持续执行。 (四)参照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预算中职生均公用经费的问题。我市的中职公用经费保障标准是执行全省统一规定,市级没有权限制定新的标准。我们将配合教育部门向省级相关部门呼吁,争取早日出台提高中职公用经费保障标准。 再次感谢你委对财政事业的支持和理解,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给我们提出更多好的建议和意见。 安康市财政局 2020年8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