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康市财政局 > 安康市财政局 > 财政新闻 > 正文内容

安康日报刊登:为民管好“钱袋子”

发布时间:2019-12-16 09:42 作者:

129日下午,初冬的太阳在寒意中带着些许温暖。位于汉阴县双乳镇的安康市民安玩具有限公司,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裁剪、缝制、填充……道道工序无缝对接。同时无缝对接的,是这个山区小工厂与欧美大市场。

这是近两年安康大力发展的毛绒玩具文创产业。遍地新社区工厂的背后,是1个亿的专项资金扶持。强有力的财政支持,确保了一个产业链的快速崛起与扩张。这样的专项资金,安康还有很多——

设立各类产业发展资金3.85亿元,大力支持包装饮用水、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市本级设立新安康门户区专项资金1亿元、安排就业创业和人才引进专项资金5500万元、招商引资专项资金500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1亿元……

作为欠发达地区,同时又是国家主体功能限制开发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涵养区——硬币的两面同时铺陈:一面是追赶超越的迫切要求,一面是发展路径的极大受限,作为全市财政“大管家”,市财政局的算盘不好打。

财政算盘再不好打也必须打好。2016年以来,市财政局苦练聚财、用财、理财基本功,以建设发展型、共享型、绩效型、法治型、服务型“五型”财政为抓手,用数次突破、数个第一和数项表彰,竭尽全力管好用好全市人民“钱袋子”,确保305万安康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奔向全面小康的“好日子”。

 

生财有道:把“蛋糕”做大做优

 

欠发达地区吃的就是财政饭,但也不能光指望靠财政吃饭。为尽快改变财政自给率较低的现状,市财政局着力培植壮大财源,不断做大做优财政收入“蛋糕”。

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富硒地层最厚、最宜开发利用的富硒区,富硒产业已然成为安康生态友好型发展的首位产业和支撑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富硒产业能飞速发展,离不开财政支持。

市富硒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赵昆表示,安康财政确实困难,但即便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市上还是持之以恒地培育、发展、壮大富硒产业,近几年资金扶持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从2017年开始,市财政每年给富硒办专门预算1000万元。如果按整个大富硒产业来算,市本级每年投入资金不少于1亿元。

效果是明显的。眼下全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来自富硒特色种养收入,70%以上的贫困群众依靠富硒产业脱贫。2018年与硒有关的工业实现产值478.7亿元,增长23.4%,对规上工业贡献率30.5%,居全市六大支柱产业之首。连同第一产业中的富硒种养,富硒产业总规模已超过600亿元。“中国硒谷”成为安康的金字招牌和靓丽名片,富硒产业也成了安康新的增长极。

做大富硒产业的同时,其他产业也没闲着。市县财政累计投入140多亿元,支持建设国家级安康高新区、新安康门户区、恒口示范区、瀛湖生态旅游区和飞地经济园区,支持建设19个县区工业园区快速发展,培育壮大了装备制造、纺织丝绸等一批优势产业。

安康市财信融资担保公司,是财政巧用杠杆的一个典型案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和在金融领域的“撬动”功能,市县财政出资24.09亿元资本金,支持市发展投资集团、财信担保、小贷和典当公司发展壮大,安康融资担保业务机构在陕西第一个实现县区分公司全覆盖,担保体系建设项目成为陕西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样板。公司支持返乡创业促进脱贫攻坚的“安康模式”,受到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陕西睿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能走到今天,就得益于财信担保。董事长刘志军介绍,2016年睿智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在购置水电设备缺钱、经营举步维艰的时候,财信担保雪中送炭,担保贷款3000万元,支持公司从建设到投产一步步做大做强。不仅是旗下的建材行业,2014年以来,市财信融资担保公司为集团担保贷款5700万元。如今的睿智实业集团,解决就业岗位1000多个,每年上缴利税千余万元。在安康受益的远不止睿智一家,仅2018年市财信融资担保公司就实施担保项目30533亿元,推动企业增收215亿元,新增就业3.3万人。

201911月,从财政部传来利好消息,安康市被国家财政部等五部委确定为全国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市,并获得5000万元的中央财政奖补资金。

2018年,国务院给予安康申请企业债券“直通车”激励政策,全市成功发债7.3亿元,增强了一批企业的“造血”功能。培植壮大财源,不仅要做好“加法”,还得会做“减法”。全面落实中省减税降费政策,深入推进财政“放管服”改革,预计今年全市减税降费10.56亿元,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最让人欣喜的,是安康财政结构的优化和质量提升。近三年来,全市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4.7%,增速位居陕西前列。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从2016年的57.6%增长到2018年的81.5%,提升了23.9个百分点。

 

用财有方:使群众共有共享

 

聚财是一门学问,用财更得讲科学。好钢要用到刀刃上,每一分钱都必须用在最能促进发展、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关键位置和关键环节。这个着力点,财政工作放在了“三大攻坚战”上。

安康是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贫困人口数量居全省第一,脱贫攻坚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为拿下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自2016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501亿元,实现了76.28万贫困人口脱贫,省对市脱贫攻坚专项考核2017年、2018年摘得“两连优”佳绩。

汉阴县对扶贫资金“效”字当头的管理,就能从一定角度说明财政是如何管好贫困群众“救命钱”的。尽管财政支出压力大,全县在资金投入上坚决向脱贫攻坚重点倾斜,今年预算安排财政扶贫资金3000万元,占中省市财政下达专项扶贫资金的30%,同比增长22%,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61亿元,全力保障脱贫攻坚需要。在县财政局包抓的涧池镇栋梁村,不管是社会扶贫资金还是财政资金,都统一纳入财政管理,全部用于发展产业、修村组道路、开展新民风建设等与脱贫攻坚有关的事宜。放眼全市,我市20172018年连续两年在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和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中荣获全省第一。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扶贫资金支出进度达到98%,位居全省前列。

 “一江清水供北京”,是安康对首都人民的郑重承诺。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安康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财政资金对绿水青山的支持和保障,一向是强有力的。据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彭成玉介绍,市财政每年将涉及的重大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项目,优先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20162018年共落实生态转移支付资金23.98亿元,其中78.7%用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推进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监测、治理和保护。

 “光瀛湖网箱治理,市级和汉滨区就投入了1.2个亿。这几年环保工作量大,财政支持力度也大,与生态环境有关的问题,都是重点保障、优先解决。”彭成玉说,按照上级要求,各部门三公经费都将压缩10%,但在生态环保这块,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给予了足额重点保障。

全市累计投入资金69亿元,实现了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全省第一,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汉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国家Ⅱ类标准,安康的生态优势得以保持。

聚焦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有效化解存量政府债务。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已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化解任务,未发生一例违规举债负面信息。

与此同时,将“三保”作为全市财政运行的底线,优先足额保障“三保”支出需求。今年民生支出占比始终保持在80%以上,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始终保持全省第一。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持续投入81亿元,实施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棚户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城区公共厕所和街头绿地等民生项目。

为让每一分钱都用得科学、用出效益,市财政局注重打好规范预算编制、实施预决算公开、开展监督检查、推进绩效考核“组合拳”,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聚焦重大项目和重点支出,深入开展支出绩效评价。适时对财政重大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半年、年底等关键时间节点,对资金“趴窝”和支出进度缓慢的部门单位进行通报。今年以来,就对市本级64个预算单位长期沉淀的近6000万元存量资金,果断收回重新分配。

 

创财有径:让改革发力发轫

 

身处欠发达地区,财政工作如何做到不拖后腿甚至领跑,是个相当有难度的挑战。市财政局局长石昌林说:“我们只能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探索,跳起来摘桃子,用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不断打造和推出更多的财政工作安康模式、安康路径,在变道超车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追赶超越、争创一流,已然成为安康财政工作新常态。近三年来,全市财政总收入、税收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4.7%13.7%13.6%,均创历史最好成绩,增速位居全省前列;2018年全省脱贫攻坚行业考评中,安康荣获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和涉农资金整合管理两个第一。市本级和宁陕、石泉等5个县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获得A级,获奖个数和奖励资金均蝉联全省第一;2019110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20.3%,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市财政局荣获全市目标责任考核十二连优,51次获市以上各项工作先进单位表彰奖励。

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支出进度,促使安康经济增速连续15个季度保持全省第一,助推全市GDP2018年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年均增长10.5%,并在省对市目标责任考核中史无前例地实现“四连优”。

全市财政系统认真落实中省财政改革决策部署要求,高质量完成了预算绩效管理、部门预决算公开、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管理等重大财政综合改革。市本级预算编制、部门决算、预决算公开、库款管理和压缩存量资金工作,先后受到省财政厅通报表彰。公共资产管理、农村发展财务运行、政府采购管理等各项财政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全市县、镇(部门)、村三级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纳入台账管理的扶贫资金“三级两账”监管经验,被省财政厅转发各地学习借鉴。省财政厅2019年第31期《财政简报》,专刊介绍了安康市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脱贫攻坚资金监管、预算绩效管理等七个方面的特色亮点和经验,对安康财政工作给予全面肯定。

201974日,财政部第13期《财政简报》,对安康注重节支挖潜、大力盘活存量资金资产予以推介,市委副书记、市长赵俊民作出批示:“我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被中省财政部门认可、表扬,很好!各部门、各县区要对标对表市财政局做法,将更多更好的创新案例和举措推向中省层面。”这必将激励全市财政人,在奋力担当作为中争创一流业绩。

安康日报2019年12月16日头版头条刊登,原文地址:http://sjk.akxw.cn/epaper/read.do?m=i&iid=267&eid=1954&sid=13160&idate=1_2019-12-16

 

打印此页关闭页面
版权所有:安康市财政局  地址:安康市大桥南路17号  网站标识码:6109000021
备案编号:陕ICP备2020013850号  陕公安备 61090202000073号
电话:09153213954  网站地图